您的位置:首頁 >國內(nèi) >

【報資訊】烈士在廈長眠65年 親人終于找到他

2023-04-14 08:25:37    來源:廈門日報

廣東籍戰(zhàn)士李奇1958年在廈犧牲后,家人不知其具體安葬地點


(相關(guān)資料圖)

湖里退役軍人事務部門主動為烈士尋親,終于聯(lián)系上家屬

親人昨日前往薛嶺山烈士陵園祭掃

烈士李奇的相片(左)和弟弟李鐘生前的相片(右),兩人跨越時空“合影”。

李奇生平

廣東陸豐縣(今陸豐市)人 1936年生

●1956年3月 應征入伍

●1958年8月 參加共青團

●1958年9月 光榮犧牲

“65年!我們終于找到您,也終于完成了爸爸的心愿……”跪在伯父李奇的墓前,44歲的廣東陸豐人李錦全不禁紅了眼眶。

李奇當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131團2營5連戰(zhàn)士,1958年犧牲后,被安葬在廈門薛嶺山烈士陵園。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,李奇的家人保留著李奇的照片,希望能找到他的安息地。在廈門湖里與廣東陸豐兩地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努力下,昨日上午,李錦全帶著堂弟和侄兒等親屬,在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,來到薛嶺山祭掃。

家人帶來兩張相片

烈士與弟弟跨越時空“相見”

4月12日中午,剛剛抵廈的李錦全顧不上休息,匆匆吃完飯,便到薛嶺山烈士陵園看望伯父。“找到伯父的墓,是件高興的事。我迫不及待地想來看他,整整兩晚輾轉(zhuǎn)難眠。”李錦全說。

擔心祭掃時緊張,李錦全還專門打印了一張紙,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在上面:“感謝相關(guān)工作人員的支持與幫助。我們想對伯父說:山河無恙,國泰民安,您安息吧!”

等到昨日祭掃,李錦全拿出從家中帶來的兩張相片:一張是伯父李奇的,一張是父親李鐘的。他輕輕地把伯父的相片貼在墓碑上,將父親的相片舉起,“肩并肩”放在一旁。

黑白相片上,二十歲出頭的李奇身穿軍裝,有著圓圓的臉龐和濃濃的眉毛?!安笭奚?,戰(zhàn)友們帶了兩張相片給家中親戚?!崩铄\全說,由于擔心相片損毀或丟失,家人還請人照著相片,畫下了伯父的模樣。李鐘的照片是彩色的,攝于上世紀90年代,當時他年近六旬。

“伯父入伍后,再也沒回過家。我們知道他是在廈門犧牲的,但不清楚具體安葬地點?!崩铄\全說。此后數(shù)十年,李鐘一直惦記著大哥。遺憾的是,直至去世,李鐘都沒能等來李奇的相關(guān)消息?!斑@一次,我把老爸也帶來了,讓他和伯父‘見面’,了卻他的心愿。”李錦全說。

除了鮮花、茶葉、水果等祭品外,李錦全還帶了一抔家鄉(xiāng)的黃土,希望“伯父感受到故土的氣息”。說罷,他舉起手機,拍照發(fā)給家鄉(xiāng)親人,雙手仍因情緒激動而微微顫抖。

犧牲時尚未娶妻

親人曾因思念不敢貼烈屬對聯(lián)

墓碑上的文字,較為詳細地記載了李奇的生平:廣東陸豐縣大安區(qū)西坑鄉(xiāng)白云村人,生于1936年12月,1956年3月應征入伍,1958年8月參加共青團,1958年9月光榮犧牲?!皬臅r間上推測,烈士可能是在金門炮戰(zhàn)時期犧牲的?!焙飬^(qū)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副主任張丙昌介紹。

在2021年,湖里區(qū)退役軍人事務局著手開展薛嶺山烈士陵園烈士尋親工作,通過打電話、發(fā)函等方式聯(lián)系了全國156個市、區(qū)、縣的退役軍人事務部門,為英烈“回家”牽線搭橋。

“由于歷史沿革、區(qū)劃調(diào)整等原因,李奇烈士墓碑上的‘大安區(qū)’‘西坑鄉(xiāng)’已不復存在?!睆埍f,查閱資料后,2021年4月,湖里區(qū)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將目光鎖定在“廣東陸豐縣”,向廣東省陸豐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發(fā)去了《關(guān)于協(xié)助為李奇烈士尋親、立傳的函》。

“李奇的出生地‘白云村’現(xiàn)已劃歸西南鎮(zhèn),是溪口村下轄的自然村?!蔽髂湘?zhèn)退役軍人服務站負責人黃劍雄說。通過走訪村干部、村民,他們從鄰村一位八旬老兵口中得到了消息——李奇犧牲時,沒有妻兒。多年來,他的父母、弟弟也都相繼過世。

“據(jù)村中老人講述,李奇犧牲后,他的母親在當時每月可以領到5元補助。這筆錢,應該就是烈屬的撫恤金?!睆埍f。2021年8月,湖里區(qū)退役軍人事務局收到來自陸豐的回函,經(jīng)中華英烈網(wǎng)信息比對、碑文記載資料、知情人走訪等多方核查,確認了李奇烈屬的身份。

伯父的安葬地找到了,今年春節(jié),李錦全終于在家門口貼上了“發(fā)揚革命傳統(tǒng),爭取更大光榮”這副對聯(lián)。他說,對聯(lián)是當?shù)卣l(fā)給烈屬的,由于沒有伯父的消息,父親看了會傷心,家中多年沒敢貼。

【鏈接】

我市已為77名烈士找到親屬

此番祭掃,湖里區(qū)退役軍人事務局為烈屬聯(lián)系了“擁軍驛站”,提供優(yōu)惠食宿;陸豐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也派出專人陪同。

近年來,在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,我市各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開展了一系列“為烈士尋親”活動。截至昨日,我市共為77名烈士和11名病故軍人找到親屬。

由于年代久遠、戰(zhàn)爭損毀等客觀條件限制,許多烈士犧牲后沒有留下完整信息,一些烈士甚至沒有留下姓名,這給尋親工作帶來了一定挑戰(zhàn)。

廈門市烈保中心褒揚宣教科科長吳航宇表示,未來,我市將繼續(xù)凝聚各方力量,常態(tài)化開展“為烈士尋親”工作,在尋親線索的搜集和整理、尋親手段的多樣和效度、尋親隊伍的發(fā)展和壯大等方面下功夫,爭取讓更多英烈早日“回家”。

關(guān)鍵詞:

相關(guān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