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頁 >汽車 >

合資品牌迎來一波換人潮,未來能干好新能源嗎?|環(huán)球新資訊

2023-05-14 11:42:43    來源:搜狐汽車

5月12日,上汽通用汽車發(fā)布消息稱,原上汽通用汽車總經理王永清調任上汽集團副總經濟師;原上汽通用汽車副總經理莊菁雄接任上汽通用汽車總經理。

今年2月,原延鋒汽車飾件系統(tǒng)有限公司總經理賈健旭,接任陳賢章,成為新任上汽大眾總經理。作為國內最大車企上汽集團旗下規(guī)模領先的兩大合資品牌,上汽通用汽車、上汽大眾在短短不到4個月內全部換帥。


【資料圖】

我們把范圍擴大會發(fā)現(xiàn),進入2023年已經有多家合資品牌的高層發(fā)生了變動,這其中有福特中國總裁陳安寧退休,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辛宇到期離任,北京奔馳銷售公司總裁兼首席執(zhí)行官楊銘(Jan Madeja)返回德國總部就任新職,而豐田章男的辭任卸任社長則是震驚業(yè)界,開啟了2023年車企換人大潮。

合資車企高層頻繁換人,是有一個重要的前提。那就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的迅猛發(fā)展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比亞迪在2022年強勢崛起。

國內品牌的強大壓力

2022年的比亞迪給所有的合資品牌都上了一課——比亞迪在新能源業(yè)務領域的速度實在是太驚人了。2022年4月,比亞迪宣布停止生產燃油車型,成為全球首個正式宣布停產燃油汽車的車企。

8個月之后,比亞迪交出來的銷量數(shù)據(jù)震驚了業(yè)界,比亞迪2022年年報顯示,比亞迪2022年總銷量為180.25萬輛,同比增加149.88%。根據(jù)中汽協(xié)數(shù)據(jù),2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市占率達27%,同比增長近10個百分點。

2023年第一季度,比亞迪更是氣勢如虹,累計銷量為440798輛,而南北兩個大眾的累計銷量為427269輛,比亞迪超過大眾13529輛,創(chuàng)造了歷史,成為中國車市最暢銷的乘用車品牌。

縱觀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,比亞迪位當之無愧地位居頭號位置。而排行榜單前十五名里,國內品牌占了13個位置,合資品牌只有大眾一家,前三十的排名里,只有5家合資車企,這就是合資品牌交出的新能源答卷,可以說沒有一個能打的。

2022年國內新能源狹義乘用車全年累計銷量達到567.4萬輛,同比增長90.0%,滲透率攀升至28%;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全年銷量479.9萬輛,同比增長101.3%,在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滲透率達到84.6%,這樣的表現(xiàn)遠超合資品牌新能源車型(2022年累計銷量87.6萬輛)。

合資品牌不僅在新能源領域被打得潰不成軍,在燃油車這個強勢項目中,它們的表現(xiàn)也出現(xiàn)了頹勢。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燃油車整體銷量為1816.19萬輛,到了2022年燃油車的整體銷量為1525.29萬輛,一年之內減少了291萬輛,兩個大眾品牌在中國一年的銷售總量大概就是這個規(guī)模。

具體到合資企業(yè)的表現(xiàn)來看,2022年全年,一汽-大眾累計銷量同比增長為0,上汽大眾累計銷量同比下降14.7%,上汽通用累計銷量同比減少18.8%,東風日產累計銷量同比下降20.9%,一汽豐田同比下降5.6%,東風本田同比下降17.8%,廣汽本田同比下降6.2%。

新能源業(yè)務落后,燃油車業(yè)務萎縮,偏偏各家合資車企還拿不出什么有效的策略,換人也就在所難免了。

合資品牌的能與不能

筆者認為,合資車企業(yè)務全面陷入困境,主要是因為船大難掉頭。合資車企進入中國市場深耕幾十年,產品線非常豐富,車型從小型、緊湊、中型到中大型,價格從幾萬到幾十萬,覆蓋了各個細分市場。

合資車企收獲了巨大的銷量,獲得了豐收的利潤,更是深度綁定了上下游產業(yè)鏈。因此在面對新能源化大變革的時候,傳統(tǒng)合資品牌想調整業(yè)務方向的決心和動力并沒有那么大,在產品層面的體現(xiàn)就是后知后覺。大眾MEB平臺是在2019年正式發(fā)布,豐田E-TNGA在2020年正式發(fā)布,通用汽車純電平臺奧特能在2021年9月正式發(fā)布,現(xiàn)代汽車E-GMP純電專屬平臺也是在2020年底才發(fā)布,目前平臺車型在國內還未有一款上市。

同時,合資品牌由于體量太大,產品線太過豐富,車型從小型、緊湊、中型到中大型,價格從幾萬到幾十萬,覆蓋了各個細分市場。在這種形勢下,合資品牌往往是有心無力,應對措施沒有針對性,不像造車新勢力那樣精準有效,要么像蔚來、理想那樣專攻中高端市場,把口碑做上去,要么像哪吒和零跑專攻低端市場,先獲得銷量,再圖大業(yè)。

更深層次的邏輯是,合資品牌和全新品牌發(fā)展的路徑和動力不一樣。前者是傳統(tǒng)的陣地戰(zhàn)思路,想得更多的是先維持住局面,再伺機突破,后者則是特種作戰(zhàn)的思路,通過大單品來引爆市場,以此打響口碑,進而謀求全局。

這就是大公司和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的差別,各行各業(yè)都是如此。

某種意義來說,面對新的形勢,大公司的反應就是慢半拍的,這是客觀規(guī)律決定的。在知道慢了之后,大公司接下來的動作就很關鍵了,對公司的決策者是重大的考驗。

在這個過程中,勢必會出現(xiàn)業(yè)務線的調整,進而出現(xiàn)人事變動。當然,各家變動的原因各不相同。有的是整體業(yè)務應對不力而已換人,有的則是針對具體線調整而換人,有的則是老人回歸,但總而言之,新能源汽車的大趨勢是合資品牌人事集體變動的底色。

百姓評車

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燎原之勢,目前競爭局面不僅會更加激烈,而且也會更加復雜,合資品牌只能進不能退。進,還可以抓住機會。后來者居上的情況也不是不能出現(xiàn)。

只是,合資品牌會付出代價,未來的人事調整也還將出現(xiàn)。

關鍵詞:

相關閱讀